公車故事:1951年的臺北市公車版圖

公車故事:1951年的臺北市公車版圖

臺北市的公車自日治時期即開始服務,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到戰火蹂躪而暫停營運,國民政府接收後才逐漸恢復行駛。根據1946年11月公告調整時刻表與附上的站名表,當時共計行駛8條路線,除6路、7路並沒有經過臺北站,其餘路線皆自郊外行駛至臺北站,再行駛去其他郊外地點。

「1路公館線」臺北橋—公館,去程37班、返程39班,全程34分鐘。
停靠站:臺北橋、延平路四段、延平路三段、延平路二段、後車站、市政府、省公署、臺北站、博物館、龍口派出所、南市里、古亭里、新店里、大學、公館

「2路城西線」臺北橋—萬華,去程51班、返程53班,全程20分鐘。
停靠站:臺北橋、延平路四段、延平路三段、延平路二段、延平路一段、北門、文武街、西門市場、祖師廟、萬華

「3路松山線」西門外街—松山,去程30班、返程32班,全程33分鐘
停靠站:西門外街、西門市場、警察局、北門、臺北站、省公署、貿易局、工業學校、第二女子中學、朱厝崙、飛機場、中崙、鐵路工場、南松山、松山

「4路中山線」士林—師範學校,去程30班、返程32班,全程33分鐘。
停靠站:士林、貯水池、中山公園、中山國民小學、平安路派出所、詔安市場、省公署、臺北站、博愛路、龍口街派出所、南門市場、錦華里、高級中學前、高級中學

「5路城東線」西門外街—和平中學,去程26班、返程27班,全程23分鐘。
停靠站:西門外街、西門市場、文武街、博愛路、臺北站、東門街派出所、標檢局、東門市場、大安橋、和平中學

「6路內湖線」臺北橋—內湖,去程6班、返程6班,全程38分鐘。
停靠站:臺北橋、德鄰里、中山國民學校、中山公園、大直、北勢湖、山腳、內湖國民學校、內湖

「7路枋寮線」萬華—枋寮,去程2班、返程2班,全程11分鐘。
停靠站:萬華、東園、枋寮

「8路中央線」臺北橋—螢橋,去程6班、返程6班,全程38分鐘。
停靠站:臺北橋、延平路四段、延平路三段、延平路二段、後車站、市政府、省公署、臺北站、博愛路、龍津里、螢光里、螢橋

1947年至1950年間,為改善日治時期的公車路網,多次調整行駛動線、編號,同時闢駛環狀路線0路,但大致上仍是沿襲日治時期的路網。對照今日的公車路網,1951年的臺北市公車仍集中於城中區與西門一帶,還有一些行駛至郊外的路線,例如10路行駛至士林、11路行駛到枋寮渡口、12行駛至龍江街、15行駛至六張犁等。在經歷幾番的路網調整,有些路線以不同的面貌活到今日,也有最後在新路線開闢下被取代。

以下是1951年左右的臺北市公車路網圖與路線站名,皆出自臺北市志,整理如下。
「0路」北門—北門,全程9.8公里,每日104班。
停靠站:北門、鄭州路、延平北路一段、後車站、市政府、照安市揚、省政府、審計部、工專、新生南路一段、第四分局、東門站、永康街、東門市揚、信義路一段、愛國東路口、潮州街、福州街、南海路、南門、博愛路、小南門、柳州街、貴陽街、昆明街、開封街二段、北門站。
◇營運模式與路線多次調整,一度改名「0東」,後又改回「0路」,聯營後約於1990年代停駛。

「1路」公館—臺北東站,全程4.9公里,每日154班。
停靠站:公館、臺灣大學、古亭國校、浦城街、金門街、同安街、福州街、南海路、女子師範、大學醫院、襄陽路、漢口街一段、臺北東站。
◇1958年1月「1路」與「4路」合併為「0南」,本路線為左線路廊;與今日聯營1路無關。

「2路」大龍峒—臺北西站,全程5公里,每日86班。
停靠站:大龍峒、酒泉街、民族路、迪化街二段、延平國校、臺北橋、第一劇揚、民生路、南京西路、長安西路、後車站、市政府、照安市揚、省政府、臺北西站。
◇今日聯營2路路廊。

「3路」安東街—臺北東站,全程4.8公里,每日154班。
停靠站:安東街、溫州街、和平市揚、師範學院、電力公司、福州街、省議會(返)、南昌街(去)、南門、法院、衡陽街、漢口街一段、臺北東站。
◇聯營3路路廊,2013年10月試辦停駛,2014年正式停駛。

「4路」西門—大安橋,全程5公里,每日86班。
停靠站:西門、西門市揚、中山堂、北門、臺北東站、省政府、審計部、濟南路二段、仁愛路二段、臨沂街、第四分局、大安橋。
◇1958年1月「1路」與「4路」合併為「0南」,本路線為右線路廊,至此原則上不再使用4路編號。

「5路」頂溪洲—臺北東站,全程4.5公里,每日76班。
停靠站:頂溪洲、螢橋、廈門街、牯嶺街、崁頂、泉州街、省議會、植物園、法院、衡陽街、漢口街一段、臺北東站。
◇今日聯營5路路廊;本路線另提供259(55副→60,已停駛)、262(5區間→5甲→55)的路廊基礎。

「6路」松山—北門,全程7.4公里,每日122班。
停靠站:松山、松山戲院、南松山、鐵道機廠、中崙、飛機場、朱厝崙、第二女中、工專、審計部、省政府、臺北東站、臺北西站、北門。
◇今日聯營276路路廊。

「7路」萬華—中崙,全程7公里,每日152班。
停靠站:萬華站、祖師廟、西門國校、西門市揚、中山堂、博愛路、北門、臺北西站、省政府、審計部、工專、第二女中、朱厝崙、飛機場、中崙。
◇實施聯營公車前已停駛。

「8路」西門—三張犁,全程6.5公里,每日98班。
「陸庫線」西門—陸庫,全程7.5公里,每日28班。
停靠站:西門、西門市揚、衡陽街、中央黨部、上海路、仁愛路二段、信義路一段、東門市揚、永康街、大安橋、建國南路、大安區公所、信義新村、大安二站、大安三站、三張犁;「陸庫」線再經四四西村而抵陸庫站。(陸庫線後改名19路)
◇1953年4月「8路」改號「20路」,路線不變,至此原則上不再使用8路編號(後來的捷運接駁公車、新北市公車打破);今日聯營20路路廊。
◇陸庫線(19路)路線幾經調整,於1977年實施聯營公車後與大有11右合併,聯營後維持19路但改由大有巴士獨營,1996年7月停駛。

「9路」萬華—臺北橋,全程4.4公里,每日190班。
停靠站:萬華站、祖師廟、西門國校、西門市揚、中山堂、博愛路、北門、鄭州路、南京西路、民生路、第一劇場、臺北橋。
◇今日聯營9路路廊。

「10路」士林—臺北東站,全程5.6公里,每日145班。
停靠站:士林、大南路、財水池、中山北路四段、圓山、軍校同學會、中山國校、神學院、馬偕醫院、第三分局、照安市揚、省政府、臺北東站。
◇1977年實施聯營公車,與臺北客運路線合併為聯營310路,2001年1月公車處退出由臺北客運獨營。

「11路」 臺北橋—枋寮,全程7.2公里,每日44班。
停靠站:臺北橋、第一劇揚、民生路、南京西路、鄭州路、北門、臺灣戲院、西門國校、祖師廟、萬華、大理街、東園國校、東園橋、東園一站、東園二站、東園三站、枋寮。
◇1958年1月「11路」與「18路」合併為「0西」。

「12路」 西門—龍江街,全程5.3公里,每日90班。
停靠站:西門、臺灣戲院、中山堂、博愛路、北門、鄭州路、延平北路一段、後車站、圓環、赤峰街、第三分局、南京東路口、吉林路、松江街、長春路口、龍江街。
◇今日聯營12路路廊。

「13路」臺北橋—崁頂,全程6公里,每日64班。
停靠站:臺北橋、寧夏路、靜修女中、圍環、天水路、臺北醫院、開封街二段、昆明街、貴陽街、和平西路三段、大埔街、植物園、寧渡西街、泉州街、崁頂。
◇今日聯營24路路廊,1997年11月停駛。

「三重鎮線」菜寮—臺北西站,全程5公里,每日85班。
停靠站:菜寮、三重鎮、臺北橋、第一劇揚、民生路、南京西路、延平北路一段、後車站、市政府、照安市揚、省政府、臺北西站。(後改名14路)
◇今日聯營14路路廊,2000年改號聯營526路,行駛臺北橋的14副線扶正;本路線另提供274、289(原56路,已停駛)、226的路廊基礎。

「六張犁線」臺北西站—六張犁,全程6.4公里,每日32班。
停靠站:臺北西站、省政府、社會服務處、仁愛路二段、南門市揚、福州街口、電力公司、師範學院、和平市場、溫州街、安東街、師院宿舍、成功新村、師範學校、坡心,六張型。(此線後稍有變更,後改為15路)
◇今日聯營和平幹線(15路)路廊。

「16路」臺北橋—內湖,全程10.5公里,每日15班。
停靠站:臺北橋、寧夏路、撫順街、中山國校、軍校同學會、圓山、忠烈祠、訓練團、大直、大直一、竹子林、北勢湖、山腳、內湖國校、內湖站。
◇聯營283路路廊,2000年5月停駛。

「17路」西門—大直,全程7公里,每日64班。
停靠站:西門、西門市揚、中山堂、北門、臺北東站、省政府、照安市揚、第三分局、馬偕醫院、神學院、中山國校、軍校同學會、圓山、忠烈祠、訓練園、大直。
◇今日聯營內湖幹線(287路)、287區間車路廊。

「南機場線」臺北東站—南機場,全程4.7公里,每日16班。
停靠站:臺北東站、漢口街一段、衡陽街、法院、省參議會(去程)、南門(返程)、南昌街口(返程)、泉州街、崁頂、漳州街、空南二村、聯勤宿舍、南機場。(後改名18路)
◇1958年1月「11路」與「18路」合併為「0西」,另新闢新的「18路」但與此路線無關;1958年2月「18路」復駛,原本新的「18路」改號「7路甲」,1973年停駛;與今日聯營18路無關。

參考文獻: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(1946)、臺北市志(1958)

→前往凡交通粉絲專頁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