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車故事:新一代仁愛幹線與263

公車故事:新一代仁愛幹線與263
2017年7月被選入新一代幹線公車(Metro Bus)的263路,如今以「仁愛幹線」的名稱,採尖峰高密度的班距營運。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,263路誕生的起源,以及曾與大有巴士聯營的日子。

1969年至1977年:各自獨立的路線
在1977年實施聯營公車前,263路的路廊各自有客運業者服務,基本上也不太相關。從現有報章資料來看,臺北客運約於1969年11月闢駛「五福新村—臺北」的客運路線。大有巴士方面,1969年7月24日闢駛大有6路「松山商職—中正路—北門」,1970年12月配合民眾需求,將大有自營6路部分班次改走仁愛路(黃牌6路),並於1975年7月16日將黃牌6路改號26路;維持編號不變的白牌6路,則演變為今日的257路。
圖1◆263路於臺北市路廊的奠基,是透過聯營前的大有26路而來。

1977年至2013年:北客與大有聯營的日子
1977年實施聯營公車後,臺北客運所屬「五福新村—臺北」與大有巴士26路「松山商職—仁愛路—北門」兩線合併為聯營263路「五福新村—仁愛路—松山商職」,班距約為4分至10分一班。大有巴士在1979年的民公車區間車闢駛潮,闢駛「松山商職—寶慶路」區間車,臺北客運後來也闢駛「五福新村—衡陽路」區間車,消失年份不詳。2001年因納莉颱風導致臺北捷運淹水,大有巴士也曾短暫闢駛「臺大醫院—市政府」區間車以分擔捷運停駛之不便。

大有巴士營運的263路早年仍與臺北客運採約1:1發車,根據臺北市政府交通統計,1990年代末期,大有巴士的發車班次數雖然略少於臺北客運,但比例也大致維持在4:5左右。2000年代後,大有巴士的263路逐漸減少,班次不穩定,導致大家對於263路的印象多為臺北客運經營;即便2007年大有巴士路線大釋出、2012年遭到拔除307路權,多數車輛改派至其他路線,最後卻也後繼無力。2013年7月20日,大有巴士正式宣告退出263路線的經營,改由臺北客運單獨營運。

2000年左右,臺北客運與大有巴士曾配合萬板大橋通車闢駛651,由於路廊與263路相近,臺北客運與大有巴士不少車輛皆放置263、263副線等副版辨識;交通部2000年記載的交通年鑑則表示,2000年7月30日兩家聯營的263副線改號651路。不過隨大有巴士的營運狀況逐漸低下,營運不久後就鮮少派車,並於2003年7月正式退出。
圖2◆大有巴士曾在2008年8月配置ISUZU NQR新中巴給263路,不過這批車後來沒有營運滿8年即轉售給其他業者。
圖3◆臺北客運2011年8月將263路所屬車輛全數更換為低地板公車。
圖4◆大有巴士263路通過狹窄的板橋懷德街。
圖5◆大有巴士263路最後一日通過華江橋的背影;退出263路的營運後,大有巴士僅剩國道客運(1962)行經板橋。

2013年至今:北客獨營與晉升幹線公車
大有巴士於2013年7月退出後,原五福新村、南港國宅對開的模式變成僅由五福新村發車。為減少大有巴士退出導致由東往西的晨間時段受到影響,臺北客運自2013年10月大幅提早頭班車,由每日0520提前至0455發車,另外增開南港國宅0520往五福新村的返程單向班次。

柯文哲市長上任後,為推動新一代幹線公車(Metro Bus),263路連同285、287、518與642等多條路線,自2017年7月5日起晉升為第一批新一代的幹線公車,編號調整為「仁愛幹線」。配合幹線公車新政策,班距由尖峰7~10分、離峰及例假日10~15分(例假日0520前20分)一班,提升為尖峰4~6分、離峰5~10分及例假日7~10分(2100後12-15分),2018年8月與2021年2月分別調降例假日、平常日清晨與夜間時段。
圖6◆臺北客運263路轉型為仁愛幹線,尖峰班提升為4~6分一班。

→前往凡交通粉絲專頁

留言